杨什八郎村村情概况

杨什八郎村村情概况

 

杨什八郎

【地理位置】

杨什八郎村位于濮阳县城东20公里,柳屯镇政府西南1.5公里,紧邻209省道,东临单八郎0.5公里,南隔金堤、金堤河与鲁河镇季十八郎相望,西临官仁店村,北侧是濮范公路和十八郎市场。【村名来历】

据杨氏族谱藏书记载,先祖本为西夏党项族,后归大元,赐姓唐兀,因为优于武艺,攻城野战,围打襄樊,诸处征讨,多获功赏。然性恬退,不求进用,大事既定,遂来开州濮阳东,拔付草地,与民参住坐,后置庄于草地之西北官人寨店东南什八郎寨两堤之间,卜莹于本宅之西北,堤南道北爽垲之地。后元灭明兴,族人为避祸乱,遂由唐兀氏改为杨氏。

从资料看出,迁来之时即为什八郎寨。据老人讲,现在的八个什八郎村即是一次上大水之后,族人纷纷搬迁,分成了八个什八郎,并以各村的多姓命名,我村即成为现在的杨什八郎村。

【民族人口】

 杨什八郎村自迁居以来,一直以杨姓为主,除一户张姓,全部为杨姓。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330户,1409人,耕地1560亩。杨氏家族分布柳屯镇、清河头、鲁河镇、户部寨镇共12个村,人口数千余人。

【历史沿革】

杨什八郎自建村以来一直为濮阳所辖,1949年新中国成立,隶属于濮阳县柳屯人民公社所辖,1983年至今一直为濮阳县柳屯镇所辖。

【经济发展】

杨什八郎村在上世纪60年代,水利条件极度匮乏,旱涝无保障,靠天吃饭,群众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直到70年代以后,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产量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兴起,我村先后建起了砖窑厂、水泥厂、预制厂等,个体商户风起云涌,群众经济收入倍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教育文化卫生】

早在元明时期,我族先祖就建起了一座书院,皇帝赐名“崇义书院”。清朝状元张三甲就是我祖先之弟子。现有石刻为证。建国后,我村成立了杨什八郎小学。自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全村本科以上大学生10多人。2015年我村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村卫生室、中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器材等,形成了集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截止2016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92人,占总人口的99%。

【古今人

唐兀达海1280—1344),于至正元年(1341年)组织临近村社“年高有德,才良行修者”共同制定了著名的《龙祠乡社义约》,现学者认为这是在平原地带最早的由少数民族制定的乡约。

唐兀崇喜1300—1372以后不详)于至正十三年建成了“廷聘儒师,训迪学子的庙学”,朝廷赐名“崇义书院”,为国家培育了许多良材。他还编著了现已保存完好的《祖遗藏书》、《述善集》。

杨美贵,出生于1941年,中共党员,自1966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30余年间村民无一人有犯罪入狱现象。

 

 

 

 

【村中故事】

一、十八世杨尚德故事(选自本族藏书)二则

    十八世纪年间在濮阳县东,柳下屯一代,常能听到或看到,双方争吵不休的时候一方或双方说,你把杨老尚搬来,也给你不了的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在杨氏家族中,年岁不数他大,但辈次都没他尊,就是外族人见他也称“您老”,在这一代作调解工作最有名声。再大的事,只要他着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不让人告状官府。他见官不畏惧,遇事不迷场,能言善辩,是一位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的老人。

一、许下殉葬、没说谁埋、围观群众、齐声喝彩。赞美杨老,似神下介。一场风波、流传万载。县东明所辖区某村农民,因夫妻争吵打斗,女方自缢身亡,经双方家族长多次调解,女方要求上等寿木,好料寿衣,全纸草,两班唢呐队,并叫男方殉葬,最后没人敢许而僵局,无奈百里之外请杨尚德再次调解。反复多次女方仍须男方殉葬不可,杨尚德说“既然殉葬,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其他寿木寿衣等都按本地常规办事”,就这样双方达成协议,时隔两日为葬期。外人纷纷议论,就其他调解人也莫名其妙的说这先生真胆大,敢许人家埋活人。夜晚他对本主、本人说:“你不要害怕,明天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绝不会埋掉你,但不要对外人,免得女方反悔。”到葬期那天,一传十、十传百,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集于墓地看埋活人。中午由唢呐吹着,十六人抬到墓地,下葬后,女方人祭奠以毕,杨老尚叫男方跳进墓坑,转身对女方族长恭手让到:请先生派几位壮年过去埋吧,女方所来男子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溜进围观群众中去了,其家族长说:“那……杨先生您得派人埋”,杨老尚说:“我没权能派人去埋活人,这事犯法。”围观群众无不拍手称赞,一场风波就此不了了之。

二、一席话,免掉头,保纱帽,交朋友。在那个时代黄河时有泛滥,金堤时有漫溢之险,故府县两级派专人分段负责,监督修复金堤,杨什八郎东西一段由府派杨本甫管辖,他借居单什八郎西侧,离杨尚德家很近,两人一见如故,常在一起。一日河总大人乘轿察看工程,进入辖段,由杨本甫、杨尚德二人迎接,桥前引路。当察看到杨什八郎村东时,河总大人叫人停轿,因他看到堤北,切近堤根所挖之坑塘积水满池,无处排泄,故责令杨本甫说:“我派你修堤,还是挖堤?”杨本甫急忙跪地叩头,“这……这……”结舌回答不出。尚德见状,忙上前跪地:“回禀河总大人,当时水势凶猛,时有漫溢之危,若运远土不及燃眉,故暂借近土以用,事缓再运远土以补之。”河总大人点头说:“言之有理。”之后又说:“要不这位杨先生回禀,看你还有头否。”起轿转下段而去,故二人结为好友,来往一世。

二、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

唐兀公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杨什八郎村南金堤与金堤河之间。此碑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陵园占地二百余亩,墓前立有石坊,铺有神道,两旁石刻人、狮、马、羊等仪仗,对称而立,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陵园主要建筑,是唐兀公碑亭。亭基高一米,周有栏杆,六根红漆铜柱支撑着砖木结构的亭顶,顶呈六角,高挑凌空,上覆绿瓦,塑安脊兽,亭尖有二宝葫芦,金光闪闪,檐下精雕朱漆木格,美观大方。亭内有一巨碑,呈长方形,通高3.2米,四面皆宽0.67米,身高0.7米见方,分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碑首盖顶,上刻假垄,下雕斗拱,碑趺为仰莲座。整个雕刻造型奇特,隽秀雅致,如此完好的元代文物,国内尚属少见。 碑额篆书“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碑”,碑文为魏书,系元代礼部尚书潘迪撰文并书丹,凡二千六百余言,碑文言简意赅,字体刚劲有力,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曾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消亡过程的重要研究资料。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唐兀公碑作为元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此碑始建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发掘于1983年,重建于1985年。唐兀公碑记述了唐兀氏家庭的有关历史,唐兀氏自始祖唐兀台世居宁夏贺兰山,唐兀台后随蒙军皇室南征,收金破宋,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随着元朝的大局稳定,唐兀台按照皇帝的命令带领部队来到现今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村一带屯田。同时唐兀公碑还记载了唐兀氏家族在元朝初定时,在濮阳与当地人通婚汉化的过程,提供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迁徙、融合及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一个典型范例。

三、述善集

“述善集”是唐兀杨氏四世祖杨崇喜(唐兀崇喜)于元末所编辑的一文集,由唐兀杨氏族人世代保存至今。原书分《善俗》、《育材》、《行实》3卷,约4万余字,主要是赞颂杨氏先人的祖德懿行,保存了西夏后裔唐兀氏迁居濮阳前后的完整历史资料,对研究西夏史、元明史、中华民族融合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述善集》共收录各种题材的文章及诗赋75篇,其中文章(序、记、赞、碑铭、箴、志、符文、疏、传)有41篇,诗赋有34首,涉及作者有潘迪、张以宁、程徐、王崇庆、张翥、张祯、张孟兼、陶凯张等,危素、曾坚、伯颜遇庵、魏观等41人,这41位作者可以说大多数都是元明之际的社会名流。《述善集》也保存了众多的名人资料。

四、唐兀氏的故事

   在今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及附近十余个村庄都生活着杨姓村民,大约近4000余人,他们都是唐兀氏后裔(元代蒙古语对西夏党项族的译音)。为什么濮阳县境内有西夏遗民存在呢?故事还得从800年前说起。

   北宋时期,在今陕北、宁夏地区崛起的党项族建立了西夏王国,与当时的宋朝、辽国、金国分庭抗争了近200余年,大约在公元1227年吧,在成吉思汗蒙古铁蹄扫荡下,显赫一时的西夏王国覆灭了。

   而生活在境内的各民族, 也瓦解消散。这时候有一个唐兀氏的小军官叫唐兀台,投降了蒙古军,并受到重用,跟随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的皇子库端、库南破金攻宋,屡建奇功,因此很得皇子的欢心,但对他再次提拔重用时,他却病死在军中,据说当时60岁。唐兀台死后,他的唯一的一个儿子唐兀闾马已经十几岁。由于常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练就了一身武艺,在元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多次立功受奖,也因此积攒了一大批资产。

    后来,元朝灭宋,完成统一大业。但连续几十年的战争,给北方的民众带来了很大灾难,特别是中原地区,更加严重,人口剩下不到千人,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元朝为了自己的强大,在全国实行屯田,让占领军在划分的区域内圈地,开荒种地,建设庄园。在这种背景下,闾马跟随他的将军来到濮阳一带,因闾马战功显赫,允许他在这里任意寻找地方,于是,闾马请来占卜的人,就把今柳屯镇金堤之间的几千亩地圈为自己的草场,招募流散的百姓开荒屯田,建立庄园,娶妻生子,定居下来。

    天下已定,战争没有了,闾马屯田开荒,建设庄园的同时,也与当地人融到了一起。但在官场应酬和交往中,闾马渐渐认识到自己民族的诸多不足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闾马下决心向汉人学习,首先向汉人学习儒家文化。在濮阳定居的几十年中,常常对自己的子孙说“宁求子孙贤,莫求家道富”。在闾马的教诲下,他的儿子达海,更是投入到汉文化的知识的海洋中,在当地广交有名的儒生,创办学院,告诫身边的子女:“欲求家道久昌,莫若教子义方。”四世唐兀崇喜不但广交儒生,还拜礼部尚书徐迪为师,并与著名儒士伯颜宗道结为亲家,拓地500余亩,耗资近20万,在濮阳建成了当时北方最大的书院—崇义书院,这个书院能同时容纳学生几千人,一时名声大躁。书院虽后来毁于战乱,但汉文化对唐兀氏的影响可见一斑。五世以后,唐兀氏的后代都娶汉人为妻,相貌与汉人没有两样。

再后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原来在汉族中占统治地位的蒙古人(含西夏唐兀氏遗民),统统被赶回了老家,来不及跑掉的也大部分被汉人所杀。但在濮阳定居下来的唐兀氏遗民,却安然的生存下来。因为唐兀氏自二世唐兀闾马定居濮阳以来,不是以统治者自居,而是与汉人朋友般的交往,与当地的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很多善举得到了当地汉人的拥护和称赞。所以红巾军攻占濮阳后,唐兀氏把姓改为杨姓,当地的老百姓也没有揭发他们,接着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唐兀氏更不敢泄露自己的身份,从此以汉人自居,一直到今天。

copyright © 2018-2025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