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楼村村情村貌


【地理位置】马楼村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22.5公里、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S209西侧。东与谷楼村毗邻,南邻杨柳庙村,西与熬盐庄村接壤,北邻霸王集村。

【村名来历】据马氏家谱记载,马氏祖于明万历年间,从曹州常马集迁至开州东南李孟屯,明末清初因马氏人丁兴旺且富,建有楼房,故改名马家楼,后简称马楼至今。

【民族人口】马楼村自建村,先后有马、李、孟、王、龚、穆六姓在此定居,全为汉族,其中马姓为望族,占村总人口的60%。全村现辖10个村民小组,520户,2260人,2720亩耕地,人均1.2亩。

【历史沿革】马楼村自明末清初始建村。民国时期全县分十个区,马楼归七区所辖土地革命到新中国成立,隶属昆吾县七区所辖。1952年全县16个区合并为13个区,马楼村归梁庄七区所辖。1958年取消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马楼村归梁庄人民公社所辖。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马楼村隶属梁庄乡人民政府所辖,并将马楼大队管理委员会更名为马楼村民委员会至今。2017年梁庄撤乡建镇,归梁庄镇管辖。

【经济发展】马楼村上世纪60年代水利条件差,生产资料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粮食产量徘迴不前,群众温饱难以解决。70年代后,水利条件改善,引良种推科技,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传统生产模式,农、林、粮、果蔬各业协调发展,养殖、种植、加工等业蓬勃发展,群众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15年度被濮阳县委授予农村“先进党支部”称号,2015年度被濮阳市农办授予“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2016年度被梁庄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教育文化卫生】1944年春,经昆吾县委批准二区区长郭华同志创办了以李同义任校长的“抗高完小”。解放后为村级小学,后改称马楼中心小学。2016年建标准化教学楼36间,办公房7间。自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全村大学生62名,其中本科以上34名。2011年新建村卫生室一座,小病不需出村。并修建了垃圾池12座,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新农合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保2080人,占村人口的80%。村内建了中老年活动室、文化广场、戏台等,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等,集文化、健身为一体的基础设施初步形成。


copyright © 2018-2024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