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居委会位于濮阳县城西南角,距濮阳县政府西南2.5公里,距城关镇政府1.5公里,东与民生街为邻,南与民主街接壤,西临玉井街,北与和平居委会西街毗邻。
红星居委会原名煤店由来已久,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知州潘侯迁乡民入城,建街十一道,其中就有煤店街。因迁之民多数从事煤炭销售和开旅店为生,故称煤店街。1966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煤店街改为红星街。
红星街现有252户,1372人,有1人为回族,人口4人,其余为汉族,没有耕地,辖4个居民小组。
红星居委会解放前名称叫煤店街,大部分群众是以卖煤开店为生,故称煤店街。明代袭元代制,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国时期,改设区、乡保甲制,全县分10个区,煤店街归一区所辖,区政府就设在煤店街。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初建时,仍沿袭旧,后,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改划为16个区一个镇,即城关镇,城关镇直属濮阳专署领导,煤店街归城关镇所辖。1952年,全县16个区,合并为13区一个镇,城关镇仍归濮阳县领导,煤店街仍归城关镇所辖。1955年撤区并乡,全县由13个区合并为9区1镇,1956年进一步精简机构,撤区并乡,形成4区1镇,此时红星居委会仍归城关镇所辖,1958年大跃进后,全县撤销区乡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城关镇成立城关人民公社,煤店街归城关人民公社所辖,煤店街变为红星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煤店街更正为红星街。1967年——1970年,响应党的号召,城镇居民下乡到农村,红星居民95%的群众下乡到农村,下乡前红星街叫第三付业大队,又称南三街,当时和玉井街为一个大队,称红玉街。1980年城镇居民回城。1981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成立濮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红星街隶属濮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所辖,同年与玉井街分开,并将红星大队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红星居委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