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村乡朱楼村村情村貌

村乡朱楼村村情村

 

【地理位置】朱楼村位于渠村乡西南端,距乡政府6公里,东临南李庄村,北临韩村村,西与张寨村毗邻,南与王窑村隔桑干河接壤。

【村名来历】朱楼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据朱氏家谱记载,始祖朱成,明永乐三年乙酉年(公元1405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土山村迁至开州南大浪口村。第十一世祖朱兰(朱楼始祖),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年(公元1605年),由长垣县赵堤镇大浪口村迁居此地,取名朱家庄。第十二世:前街祖朱兰长子祖仁生于万历三十年壬寅年(1603年),西头祖朱兰次子本仁生于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年;南北街祖朱兰三子三仁生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年;后街东头祖朱兰四子依仁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年。后建有楼改称朱家楼。清同治年间筑围村寨,故取名为朱楼。

【民族人口】朱楼村自朱姓始迁至今,目前有朱、张、杨、李,共四姓在此定居,全部为汉族。朱楼村有11个村民小组,2021年户籍人口428户,1532人,耕地2118亩。低保36户55人,五保户21户22人,残疾37户41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51人,2020年底已全部脱贫。

【历史沿革】朱楼村自明万历初始建村。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时期,隶属河南省长垣十区,1949年10月后归濮阳县。土地革命时期隶属濮阳县海通十三区所辖。1950---1957年初级社时成立刘寨乡,朱楼村归刘寨乡所辖,1958年成立渠村人民公社时为朱楼大队,该大队辖张寨、王窑、南李庄和朱楼四个村。1979年经濮阳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朱楼大队(与其他三个村分开后为独立大队),1984年改为朱楼村民委员会至今。

【经济发展】朱楼村东南紧邻黄河大堤,土地盐碱易涝。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困苦不堪。1985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致力种稻改土,治碱兴农,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是濮阳市优质稻麦高产区,莲藕种植、水产、畜牧养殖也初具规模。2011年被濮阳县政府确定为扶贫整体推进进,经过整治现在村容村貌和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提升。近年来,多次被濮阳县政府、渠村乡人民政府评为“五好党支部”。

【教育文化卫生】早在清朝时期,王文明在该村创办了“私塾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朱楼小学”,1966-1995期间改为朱楼韩村“五七联校”,1996年与韩村分开还为朱楼小学。1969年因“三结合”教育搞得好,出席了安阳地区先进代表会,荣获先进学校。1970年出席河南省教育战线先进代表会,被河南省教育厅表彰为先进学校。1971年、1973年、1974年、1977年四次出席河南省教育先进会,荣获先进学校荣誉称号。1977年由于科技成绩显著,出席了地区先进代表会,被安阳地区科委命名为科技先进学校。2009年因生源锐减,王窑、南李庄、张寨小学三、四、五年级被撤销,学生转入朱楼小学就读。从2014年该学校建起了一个自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全方位小学。2015年在村东南建设了一座占地20亩的标准化小学。自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全村本科大学生20多名,研究生6名。全村新建标准化卫生室一所,从业医师3人。2016年,全村新农合参保率94%,新农保参保率90%以上。并组建了阅览室、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

【历史事件】1946年9月,长垣还乡团头子何冠三率500余人,从滑县境内窜犯到朱楼、韩村,并盘踞在此,四出抢劫,周围群众不得安宁。我村村民与县、区人民武装一起配合中原团野战军全歼这股敌人活捉了何冠三。濮阳党、政军民在大桑树组织食宿站,支援这次战斗。1950年9月海通十三区发动群众到黑龙江的富锦、饶河、依兰三县安家落户。同年11月,为了抗美援朝,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重温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告诫我们,世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村庄记忆】---背河洼地治理:朱楼村2118亩耕地全部在背河洼地,由于长期受黄河侧渗的影响,土地盐碱易涝,1985年5月下旬因受农作物生蝗虫,人均纯收入只有20.7元,人均粮食不足60公斤, 村里的群众“穿不上棉裤,喝不上糊糊,住不上瓦屋” ,是濮阳市有名的贫困村。1985年,时任濮阳市市长的林治开同志来到王窑、朱楼一带,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同村干部、群众代表座谈,探讨脱贫致富的良策。决定种稻改土,治碱兴农。总结1958年、1965年两次种稻失败的教训,为了解除群众顾虑,党员干部率先试种200亩水稻。由于准备充分,方法适当,当年试种的水稻亩产超过700斤。试种水稻的成功,为我村大面积种植水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市背河洼地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86年9月,濮阳市确立了“以治水种稻为重点,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治理方针,打响了全市“背河洼地综合治理”攻坚战。朱楼村从1986年开始,组织带领群众苦干三个严冬,开挖灌排沟渠20多条。在政府的资助下新建桥、涵、闸等设施40多座。引来了黄河水,使我村干旱盐碱地变成了稻麦高产田。稳定解决了全村群众的温饱问题。家家户户不仅盖上了新房,电冰箱、电视机各种家电也应有尽有。1985年以来,朱楼村群众的疾苦冷暖和脱贫工作的进展,一直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大黄牙不用问,不是朱楼是韩村”的说法在此地流传很久。市、县、乡领导知道情况后多次到我村指导安全饮水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我村于2012年11月在全乡率先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干部群众受到极大的鼓舞,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从此朱楼村迅速脱贫,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铸就了今天,当年开展轰轰烈烈的背河洼地治理,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那次成效显著的治理,不仅使朱楼村彻底摆脱了贫困,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群众世代受益。全村干群团结求实、艰苦创业的精神,将作为村风家风代代相传。尽管市县老领导逐渐退出了领导岗位,但他们深入群众、勤政为民的干部作风和种稻改土、治碱兴农的丰功伟绩,是朱楼村永远的记忆,将永载史册。记载这段历史 ,是让广大村民和下一代始终不忘我村艰苦创业的奋斗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不忘党恩,将党风村风薪火相传。

【村中故事】

清代沉船

据传:清代中期年间,由于黄河的屡次溃决改道,我村南头曾经是行洪河道,也是水上要道,有一艘满载铜币的官船在此沉没,年代不详。大概方位是在今村民朱伏兴庄基南面。2011年春,我村有几位村民用泥浆泵打鱼坑时抽出大量铜钱和瓦罐。据我们查阅(明清治河概论)一书,黄河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是咸丰五年(1855年),曾波及长垣、东明、濮阳一带。据以上信息我们初步判断,沉船可能是清朝时期的船只。是不是官船?有没有其他文物?有待文物部门进一步探测发掘。


copyright © 2018-2024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