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赵寨村2017年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的安排,我于2017年4月入驻郎中乡大赵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这段时间里,让我锻炼了许多,也开拓的为的视野,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对于农业的政策理论管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就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农村政策、规章制度和各种会议精神,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充分的认识与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我注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并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1、进村调研。进驻村后,首先是通过走访群众、座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组干部会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大赵寨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北11公里处。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现有一所村卫生室,一所幼儿园和小学。村组之间已全部连通了水泥路,附近近5个村的饮用水来自该村。全村1500余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016年末,全村共有380户,1730余人,耕地面积2428.8亩,8个村民小组,39名党员。其中适龄劳动力692人,外出务工486人。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外出务工收入。村内无大型工厂及成型的规模产业化,村民就业困难,村集体无任何收入。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要增收渠道。大赵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81人。其中2015年完成6户、27人脱贫,2016年完成8户、38人脱贫,2017年完成5户、23人脱贫。截止目前未脱贫户为24户93人。未脱贫户中,主要致贫原因因病的14户53人,因残的3户11人,缺劳动力的2户7人,缺资金的5户22人;享受到的政策有:教育补贴22户,四方协议30户,公益岗19户,残疾补助4户(其中赵银波于6月份开始享受,但其非因残致贫),三免一减3户,金融贷款1户,医疗救助8户。低保户37户64人,五保户23户24人。
其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项目,采取以举办讲座、集中培训、专家示范、外出参观等形式,着力提高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
2、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规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建整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反复宣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一年来,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思想和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本人虽然以前在乡镇工作多年,但真正深入农村一线工作很少,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工作自身独创性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二是政策理论水平低,不能很好为群众服务。由于本人对农村政策理论掌握不够,对市场经济知识了解不多,缺少经济操作实践经验,加上驻点村经济条件所限,驻村工作半年来,在发展当地经济工作不堪理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技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四是工作力度不大,主要表现为观念更新不够,抓实事、大事不够,高效做事不够。五是工作上欠主动性,胆子不够大。六是协调能力不强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将认真反思与总结,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情感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
2017年12月29
copyright © 2018-2025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