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河镇安什八郎村二零二五年度工作计划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局之年,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鲁河镇安什八郎村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高质量发展,力争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实现“五星支部”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党建为引领
我们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严把班子建设,严肃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让党员更有先进性、让支部更有战斗力、压实党员联户责任,严格做到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想盼”问题.提升群众的度意度,幸福感.
二、做实土地驿站,做好产业发展头等大事
(一)全力以赴争取土地增效群众增收。确保土地成方连片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稳定在800亩以上。争创镇股份经济联合社“土地驿站”示范村。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在重点打造村南千亩的高标准示范农田的基础上,探索推进自主经营新模式。
(三)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压实未批先建、违法占地、违规建房属地责任。
二、致力改革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四)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扎实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大力探索“小田并大田”模式,破解土地细碎化问题。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打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三合一”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节约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五)稳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体系,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和低效资产,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六)深化局村、校村、院村合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稳步推进“生态宜居星、文明幸福星”创建,扎实开展“牵手好邻里 共树好村风”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七)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以土地流转、托管为切入点,将土地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中。为群众提供、农资、农机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三、壮大乡村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八)培育先进人才队伍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党员、乡贤、致富能手带动作用,积极推行“支部+党员+乡贤+农户”集体抱团运营、联合式发展新模式,进一步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新经营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力争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双增收。
(九)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依托镇联合社“土地驿站”和集体经济扶持资金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农产品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创建乡村电商产业园、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和人才实训基地。做好党建、土地示范方、人居环境、果蔬示范园等示范村创建工作。
四、统筹村庄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十)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严格按照规划引领、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到年底前高标准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任务,“户厕”达标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对全域所有支排河进行清淤疏通。
(十一)全面提升出入村路域环境。加快实施我村重点道路风貌绿化亮化及村主街道泊油路面提升工程,以路域环境为中心,对村辖内道路可视范围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严格落实村街道路管护机制,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村。着力打造典型示范村。
(十二)常态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健全完善五位一体联合分包、群众参与及常态化监管机制,坚持“管”字当头,保证可持续性,积极发动党员、群众代表、小组长等先进带头,先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带动邻里。采取积分制度,全村定期评比,环境卫生保持得好的家庭,以积分制兑换奖励,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培养群众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干净,“以奖代补”带动村民的积极性。
五、坚决守牢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三)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预警机制,加大定点帮扶、产业帮扶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培育土地社会化服务业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出项目联农带农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
(十四)多措并举促进就业。依托“雨露计划”和“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大力实施帮扶家庭和专业农民培育计划,确保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六、扎实开展乡村治理
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十五)强化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村两委“强基塑能”教育、“党心系民心、网格织真情”、“牵手好邻里、共树好村风”及“五星”支部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实施“党员+乡贤+群众代表+退役军人”先锋工程,对全村党员分期分批开展集中教育学习,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十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文明实践站作用,办好农民丰收节,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多途径不断深化乡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十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以“三零”创建为载体,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力争创建“五星支部”
copyright © 2018-2025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