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布

小黄兔激发乡村振兴“大动能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近年来,濮阳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返乡创业,有力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富农兴村。

濮阳县子岸镇复员军人王德士,就是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且致力于振兴乡村的有志之士。“我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是家乡利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我,近年来,濮阳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创业、惠企利民的好政策,政府不仅大力支持,还有真金白银的补贴。同时,落叶归根,回报乡亲也是我最初的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王德士坚定地说。

2007年复员转业后,王德士毅然选择返乡创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他凭借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劲头,于20147月创办濮阳市联盛(兔业)畜牧有限公司。如今的联盛(兔业)畜牧已发展为占地130亩,总投资1000万元,年选育豫丰黄兔父母代20万只,商品代80万只,年出栏300万只,营收3200万元,集种兔培育、养殖、饲料供应、技术培训、屠宰加工于一体的链条式农业现代化企业,是全国最大的豫丰黄兔曾祖代良种培育基地,也是唯一种源地,其主要产品“豫丰黄兔”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公司也于2018年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同年12月,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省级星创天地”,是省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省牧业经济学院研究生教学基地,也是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市一村一品示范推广基地、市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市新丝路职业培训学校见习基地,县精准扶贫就业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成功的王德士并没有忘记返乡的初心,为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积极推广应用“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商业模式,复杂的事情公司做,简单的事情农户做,产业风险由公司来承担和控制,农户只需要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养殖即可,不必担心销售问题,相互间共谋发展、共享效益、共同富裕。目前,企业已辐射周边村50个,发展合作社80个,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1000个农户参与养殖,帮扶困难户18户,户均增收2.7万元,促进有效就业2000余人,凭借着“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小黄兔“蹦”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也成就了一番大产业。

来到育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兔笼映入眼帘,脱贫户董运涛和宗美俊正在精心饲养种兔,一只只胖嘟嘟的兔子吃着草料,一群新生小兔子依偎在一起酣睡,动静之间活泼又可爱。两位脱贫户家就在基地附近,每天上班八小时,主要负责喂饲料、配种、护理新生小兔崽等,这些工作对于有养殖经验的董运涛和宗美俊来说驾轻就熟,工资也很满意“这些兔子可是我们增收致富的“法宝”,在这里上班离家近,随时可以回家看望父母和小孩,比起前几年外出务工来说,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了很多”两位脱贫户感慨地说。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乘借着政府扶持返乡创业的东风,令王德士头疼的麻烦都一一迎刃而解。创业初期,公司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和占有率低,为扩大宣传、提升品牌效应,政府积极搭台,通过举办返乡创业大赛等契机宣传推介企业形象,收效良好。濮阳市联盛(兔业)畜牧有限公司携项目参加市“头雁回归”、省“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大赛,分获市赛乡村振兴组一等奖、省赛乡村振兴组三等奖,展示了企业形象,扩大了品牌效应。2021年受疫情影响,饲养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不小影响,县人社局设立在子岸镇的就业创业服务站在第一时间得知企业面临的困难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倾听诉求,有针对性地宣讲人社扶持政策,为其提供25万元免息创业担保贷款,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对签约合作农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占用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县人社局专门组织培训机构开展了送培训进企业入农户活动,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校企合作,利用教学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对养殖户进行畜牧养殖专业知识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有效解决农户养殖技术偏低、管理方式粗放问题。

“创业以来,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诚意满满的关怀、享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2021年被咱河南省人社厅评为返乡创业优秀项目,这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我对联盛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联盛(兔业)畜牧负责人王德士说:“下一步,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存栏种兔数量,发挥豫丰黄兔研究院作用,搭载各级资源,建设国家级豫丰黄兔种质资源基因库,开拓销售市场,提升出栏商品兔质量,搞好“濮阳黄兔”品牌创建,把黄兔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实现增收,为濮阳县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近年来,围绕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濮阳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扶持返乡创业作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典型示范,在全县基本形成政府重视、群众响应、社会支持的良好局面,取得显著成效,至目前,全县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达3.5万人,认定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4个、省级优秀大众创业扶持项目6个,并于2022年初成功创建“河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在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下,一批又一批如王德士一般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积累经营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承担起“三农”工作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