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以高质量培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濮阳县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就业惠民生的有效途径。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是有效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增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2022年濮阳县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抓手,推动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多方优质资源融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质量推进,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针对农民工、脱贫人口、就业困难群体的技能培训政策,技能帮扶深入开展,为各类劳动者尤其是脱贫劳动力提供了精准培训和优质服务。截至8月底,全县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16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6万人,脱贫劳动力5262人,新增技能人才(持证)3.2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0.72万人,城乡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幅提升,全县就业工作稳中提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动员部署,形成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濮阳县高规格成立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锐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听取工作进度汇报。
(二)强化目标落实。建立“周调度、月点评、季通报、半年督导、全年总结”推进机制,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22个乡镇(办)、24个县直部门,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范围及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形成了县级统筹、人社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政策体系。高标准起草《濮阳县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并以两办名义印发实施。同时,配套制定“助企强技”“名师助企、校企合作”“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培训乡土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机关事业干部职工培训持证”五个实施方案,开展“五大专项”行动,为我县“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四)强化宣传发动。印制政策汇编1000余册,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宣传小分队,到乡镇、到重点企业上门宣讲技能持证政策。同时,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泛开展政策、技能赛事活动等宣传,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
二、抓示范带动,夯实工作基础
(一)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在全县范围启动企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工作,全面发动各类企业踊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力争做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中小企业普遍参与,截至目前,全县新增企业评价机构23家,涉及评价职业(工种)86个,基本覆盖了濮阳县社会急需职业工种。指导濮耐、蔚林化工、凯利来等重点企业根据企业转型和人才发展需要,对在岗职工进行全员定级和晋级评价取证。
(二)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主力作用。持续推进认定机构建设,广泛开展评价取证活动。组织市第三技校、县职高、职教中心3家公立学校开展社评、校评机构备案。目前,县职高、县职教中心已评价毕业学年学生3300余人。分批组织全县2600余名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专项能力测试,取得核酸采样员证书;组织全县4300余名脱贫公益岗取得保洁员职业技能证书,有效提高了技能岗位人员专业素质。
(三)加快推进技能培训品牌建设。以品牌创建促培训,聚焦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突出设备制造、特色餐饮、电商经济等方向,初步打造了五大技能培训品牌。围绕蔚林化工,打造濮阳绿色化工培训基地,促进化工产业整体产业优化升级,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高质量的“濮阳化工”产业培训品牌;以东森科技产业园为基地,打造海通“网创之乡”,培育“濮阳电商”品牌,并逐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全县,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以海林焊接为依托,培育“濮阳焊工”品牌;围绕沿黄美食、特色小吃、庆祖食品园区、凯利来食品等培育“濮阳味道”“濮阳烘焙”。
三、抓平台建设,提升工作实效
(一)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实施“名师助企、校企合作”行动,推动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就业精准融合,围绕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方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与濮耐、蔚林化工、德力西等企业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先后与京东、阿里巴巴、格力电器等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46个,与海尔、北汽新能源、中车高铁制造等企业开展长期订单培养。
(二)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创业引领工程,集中打造两个返乡创业示范园区,依托蔚林化工有限公司,结合周边企业打造濮阳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化工园区;依托濮阳市天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打造集汽车销售、维修、培训、服务一体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重卡园区。2022年,新增返乡入乡创业3215人,创办市场经营主体2792个。
(三)搭建助力乡村振兴平台。把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有意愿的脱贫劳动力优先组织实施培训。加强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广泛发动、积极鼓励其通过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激发脱贫劳动力参训内生动力。做好脱贫劳动力培训需求统计,对经排查,确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参训条件的,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尽早安排参加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进一步提升脱贫劳动力参训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培训脱贫劳动力5262人。同时,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抓手,开展高素质农民先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按照“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集成培育模式,提升农业农村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农业农村技能人才2100余人。
(四)搭载省级平台资源。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支持,成功申建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获省财政项目奖补资金300万元,项目落地后,将建成为支撑濮阳县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四、抓技能竞赛,营造工作氛围
坚持把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全县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常态化开展,已先后举办化工行业技能竞赛、药业技术比武大赛、消防技能竞赛、焊工职业技能大赛、建筑行业技能竞赛5场。与此同时,经过层层筛选,选派县职高、职教中心、凯利来5名选手组团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烘焙、网络安全、信息网络布线、车身维修等四个竞赛项目中展露风采,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目的,在大赛濮阳展区设置展板,展示了我县“技能河南”建设阶段性成果。
五、下步工作打算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人社部门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深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磅礴的人社力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事关长远的战略工程,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在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动“五大专项行动”取得成效,升级打造“五大培训品牌”,形成濮阳特色,擦亮濮阳就业名片。
(二)精准持续发力。加大培训取证力度。有效整合全县培训资源,紧扣就业增收这个落脚点,围绕重点群体实施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岗位技能培训,持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乡劳动者培训率。加强评价机构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指导其自主开展全员评价取证,推动转型升级;加强职业学校、社会机构建设,支持开展社会评价活动,提高从业人员持证率。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抓住“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三个关键点,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创业衔接平台,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让更多人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
(三)提升培训评价质量。紧盯提质、扩容、增效,开展自查工作,严格落实培训、发证实名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加大评价取证力度。同时,提升工作合力,工作推进上要强化部门协同,做好沟通衔接;任务落实上要加强跟踪问效,健全推进机制,确保技能持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