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布

濮阳县鲁河镇:探索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濮阳县鲁河镇:依托“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探索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引言: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背景情况: 鲁河镇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6.46万人,耕地7.0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9亩。但是该镇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现代农业发展滞缓、村级集体收入薄弱的问题比较明显。为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产业振兴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鲁河镇紧紧围绕“以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为着力点,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互补发展为结合点,以高效农业的振兴带动二产三产发展为制高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研究出台《鲁河镇产业振兴土地流转实施方案》《鲁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成立河南省第一家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鲁河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立机械化服务、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土地托管及流转等8个专业服务团队,探索“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实施“土地驿站”储备、流转土地新模式,创建农业规模化经营示范方,不断提升全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至目前,该镇通过“土地驿站”模式,已储备、流转土地2.5万亩;实施订单种植绿色优质小麦2.5万亩,农户增收144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6万元,企业盈利240万元,实现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的局面。2022年全镇47个村集体经经济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14个, 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

 二、主要做法和重要成效

(一)建立“土地驿站”,夯实土地规模经营基础

1、搭建流转平台。2019年鲁河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8个,其中47个村全部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镇级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4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股东,全部进行登记赋码并领取组织登记证书。依托4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土地驿站”临时储备站,作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由集体出面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

2、规范土地流转。镇统一印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和委托书文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与村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书面委托书,将土地经营权委托“土地驿站”储备、流转村合作社根据位置、地力、升值潜力等因素对农户土地确定合理的流转价格。通过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开展联户动员,发动农户积极参与,对个别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协商用地力基本相同地块进行调整,确保土地成方连片,或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生产,顺利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目前,通过“土地驿站”直接流转土地2.5万亩,带动全镇5.5万亩土地实现统一管理。

3、明确经营方式。储备土地达到一定规模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连片成方土地以200—300亩为一个网格进行划分,一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土地驿站”储备的土地,二是承包给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按照“资金强、有经验、人品优”原则,采取竞标、召开代表会推选等方式严格把关、层层筛选,确保选出的经营主体实力强、经验丰富。

(二)统一运营管理,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发展

1、建立服务团队。发挥镇联合社的统领作用,组建农业机械化服务、土地托管及流转服务、养殖专业服务、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服务、农业实用技术服务、农产品供销服务、劳动力输出服务、金融服务等8个服务团队,统一对接订单、统一种植方案、统一农机调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业全产业链。

2、统一农资供应。镇联合社牵头全镇7.02万亩耕地为谈判条件对接农资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统一购买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自2020年以来,先后与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山东史丹利集团、地丰肥业、绿丰种业等优质化肥种子企业合作,累计统购化肥3100多吨,统购种子210吨,低于市场价300万元2022年团购史丹利小麦追施肥900吨,玉米底肥1000吨,低于市场价95万元。与史丹利化工集团签订小麦底肥购销合同1500吨,可节约生产成本75万元。

3、统一订单种植。采取“镇联合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优质小麦“订单种植”。镇联合社负责协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家福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优质小麦种植进行推广。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宣传发动,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组织统一对外销售。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垫付生产成本,在收获时与农户结算成本,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2021年种植优质麦2.2万亩,每斤0.1元的溢价30%归专业合作社,20%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50%归农户。

4、统一农机服务。镇联合社机械化服务团队以自有收割机9台、打捆机2台,同时整合镇域内收割机、打捆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械422台,组合农机手280名,组建机械化耕作专班,为“土地驿站”经营的耕地和群众进行机耕、机播、机防、机收“一站式”服务。2021年镇联合社组织收割机和打捆机联合作业,收割方以每亩低于市场价20元收费,打捆方每亩支付13元,其中10元补给收割方,3元归村集体。回收的秸秆归打捆方所有,销售给周边养殖场、热电厂等企业,解决了秸秆焚烧、乱堆乱放等问题。2021年实施秸秆打捆及综合利用2万亩,减少群众支出4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2022年实施秸秆打捆及综合利用2.5万亩,减少群众支出5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7.5万元。

5、统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2年,镇联合社与濮阳绿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镇联合社以厂房、电力设施等出资,濮阳绿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资金、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等出资,双方按照2:8比例持股和利润分成,共投资2500万建设废弃物处理厂,处理秸秆、杂草、废木料、棍棒等农村生活垃圾,生产生物质燃料,变废为宝,提高效益,美化农村环境。

三、经验启示

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激发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是关键。乡镇党委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 “主心骨”,要发挥统领作用,精心谋划,科学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村党支部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引领人,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村“两委”换届,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提高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发展是路子。鲁河镇依托集体资产成立联合社,联合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统筹协调集体经济发展,是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其中镇联合社发挥了主导作用,促进了镇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集聚优势和力量发展,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三)开展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因地制宜谋发展,立足农业资源优势,以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以土地驿站为模式,为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的耕、种、防、收等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全程机械化让广大农民朋友不再“弯腰种田”,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确保农民群众受益是根本。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不仅集体经济有收入,更要做好集体收益的合理分配和安排使用。要让农民群众获利,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释放农村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