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祖镇朱小邱村情概况

【地理位置】

朱小邱村位于濮阳县城南22公里,距庆祖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处东临还城村,南与海通乡肖家村接壤,西临海通乡朱月城村,北与太平相邻。

【村名来历】

朱小邱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多年。明朝永乐年间,康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地沙丘旁,故称康小丘,后来朱氏迁居于此,清朝光绪年间改为今名。

【民族人口】

朱小邱村现有朱、康、孙、陈、杨、白、袁、位等姓在此居住,皆为汉族。全村13个村民小组560户2600人。耕地3000亩。其中朱、康两姓人数较多,占全村人口70%。

【历史沿革】

朱小邱村自明朝永乐年间建村。新中国成立,朱小邱村和临近的几个村庄划十一区管辖1950年1957年,区撤销,朱小邱划归海通乡。1965年由海通乡划归庆祖乡辖,一直延续到现在。

【经济发展】

朱小邱村20世纪60年代,因农田管理不善,粮食产量较低,群众温饱问题难以解决。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使群众生活水平有所改善。近些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群众收入倍增村里实行农业结构调整,搭建起一个个养鸡棚,菜棚,发展了养猪养羊户数家。还建了以树木为资源的加工厂部分群众掌握了维修家电、拖拉机的技术开起了维修部,还有部分人一边种田一边经商。昔日的泥泞小道现在都变成了宽广的柏油路面,为方便灌溉还在田里打了机井。昔日的低矮房屋现在都成了小高楼,昔日的脏乱差也治理的干干净净。

【教育文化卫生】

朱小邱村最早的学校是由朱开江创办的私塾学堂,那时能到学堂读书的只有寥寥数人。土改时期村里建起了第一所公办小学-朱小邱小学。1972年又进一步扩建了学校,连续四年在全教学排名中荣获第一年年被评为先进学校。自恢复高考以后,全村考取本科以上大学生有10多名。2014年新建了卫生室,一般疾病不用出村。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村里购买了20个垃圾桶,成立保洁队伍,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2016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2600人。为了丰富村民生活,村里还建起了幸福大院,安装了健身器材。

【古今人物

    朱伯洪(生卒年不详),毕业于南开大学,曾担任濮阳县建设科科长。

朱开孟(1892- ),字伯鸿。自幼在本村私学,濮阳高等小学,大名中学读书。1915年天津工业专门学校毕业,1947年任民国濮阳县政府建设局长。

康志杰,1921年生,曾任海公社党委委员。

朱先海,1930年生,中共党员,1945年参军,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队长等,曾任庆祖公社副社长、革委会副主任。

朱世海,1947年生,中共党员,曾任子岸乡副乡长、副书记,庆祖镇人大主席。

朱世孔,1951年生,中共党员,曾任县工业局副局长、县供销社副主任,县供销社监事会主任。

朱良乾,1957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濮阳县刑警队队长,濮阳县公安局副局长,濮阳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队长,濮阳县建委副主任。

朱世泽,1960年生,先后任濮师附小教师,濮阳市档案局干部,濮阳市委副秘书长,濮阳市委办公室主任,濮阳市委政研室主任,濮阳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濮阳市第六届市委委员。

朱彦国,1972年生,创办兴濮中学,濮阳县实验幼儿园以及祥园置业等,安置就业1100多人,向公益事业捐款200多万元。

【村中故事】

朱小邱民兵真厉害  毛主席亲切来接见(朱小邱之战)

1943年春,在日军的掩护与驱使下,汪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侵占濮阳县城,并派军驻守清河头、柳屯、八公桥、子岸、庆祖、两门、沙堌堆等重要集镇和较大村庄,修建碉堡据点40多处,碉堡外有深壕木寨,内有围墙炮楼。伪军白天出来向附近村庄迫粮要柴,夜间拉起吊桥蜷缩在碉堡内,目不交睫,惟恐抗日军民夜袭。

濮阳、尚和、昆吾三县边沿和偏僻村庄,都已先后解放,县区抗日政府率领县大队、区基干队,紧密配合县区抗日联合会,深入农村,依靠贫雇农组建党支部,发动群众成立模范班(民兵)、自卫队、救国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姊妹队,开展站岗放哨、盘查可疑人员、锄奸反霸、拥军优属、支援前线等抗日活动。

地处濮阳县西南临近滑县的朱小邱村一带,驻扎着伪军,他们欺压百姓,抢钱抢粮,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在党组织领导下,朱小邱村很快就建立了民兵组织,约300余人,凑钱购买了枪支子弹,修补了原有的土寨,开挖了隐蔽工程,以对抗伪军。

8月初,濮阳周边地区对日伪反攻的捷报频传,更加鼓舞了朱小邱村民兵和群众的斗志,不仅数十日抗粮不交,还痛打了催征员。在两位民兵班长朱继成、朱春科带领下,还将庆祖镇据点派去抢粮的一个连击溃,截获粮食5000多斤。伪军恼羞成怒,上报八公桥总部,总部急忙调集马楼、枣林和总部3个团的兵力进攻朱小邱村,进行报复,于8月21日拂晓将朱小邱村重重包围。面对强敌,全村民兵毫不畏惧,奋勇杀敌,誓死保卫村庄。班长朱继成、朱春科分别带领民兵,坚守村东、村北。为了节约子弹,他们提出“敌近50米内再开枪,力争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大家潜伏在隐蔽坑内,沉着冷静,待敌临近时,瞄准射击,一时弹不虚发,伪军一个个中弹倒下,暂时停止了进攻。民兵朱先登刚把受惊的牲口找到送回家,看见有几个伪军偷偷潜入了村内,他立刻从家里跑出来,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高喊报警“敌人进村了”,他持枪上阵,连续打死几个伪军,最后壮烈牺牲。自卫队员人人手持红缨枪、大刀、粪杈、铁锹穿插在民兵之间,与近前的伪军奋勇厮杀。康世虎身强力壮,用红缨枪刺死3个敌人。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打死打伤伪军百余人,但是敌众我寡,区基干队在姚家反击两门出扰之敌,一时难以支援,朱小邱村民兵和自卫队就有计划的向村外撤退。吓破了胆的伪军没敢追击,朝着村里胡乱放枪,听着村里确实没有了动静才闯了进来。村里只剩下一些来不及撤离的老弱病残。伪军兽性大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朱子英80岁高龄的曾祖母段式,被划开了腹部,肠子流了一地。年仅4岁的幼女陈爱银也被刺刀穿透夭折。村里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中医朱春峰,从医30余载,德高望重,原在沙堌堆集开铺行医,被伪军抓去过两次,家人花光所有积蓄将其赎出。他看见伪军进院后,怒火中烧,奋不顾身上前,用红缨枪刺到1人,不幸被另一伪军开枪击中丧生。敌人行凶作恶后,用14辆马车载满粮食物品离去。

朱小邱村民兵和自卫队勇敢杀敌,极大震慑了敌人。当时的《冀鲁豫日报》、《延安日报》都登载了这一消息,给予表扬。自此朱小邱村声名远扬,被誉为全县抗敌模范村。朱继成于1950年和1960年,两次光荣的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中央军委还颁发给一支“五六”式自动步枪作为奖励。

救人英雄朱良群

    1998年正月十六,冬天的严寒还未散去,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这天20多岁的朱良群开着拖拉机去东地,来到大河边,上游在放水,河水即将齐岸,自南向北急流而下。此时公路上一辆小车在疾驰,突然车头向西急转,猛地栽进河中。朱良群一看形势不妙,飞奔过去纵身跳进水中,迅速把被甩出车的1人捞到岸上。赶来的其他人赶紧把他也拽上岸。不想朱良群又第二次跳进水里到河中央打捞另一个人,此后和群众一起又把车们砸开就出了车里的人,不想这人已气绝身亡。朱小邱村长朱海燕拨打了120救走了岸上的两人。朱良群回到家病了数日,事后有人问他你当时就不害怕自己上不来吗,他只是笑笑淡淡的说,那我也不能眼看着人被淹死啊。

为家乡教育献青春的朱志峰

朱小邱村是一个条件不怎么好的农村。原来的学校条件很差,多年来一直缺老师,学生成绩不怎么好,教育组曾多次派老师过来任教,但是老师待不了多久就走了。根本留不住人。在2010年又有老师离开了学校导致学校的课程无法正常进行。此时20多岁的朱志峰在庆祖镇二中教学,妻子孔景芳也在外地教学,本打算把妻子调到二中,但是在听说学校的情况后,他毫不犹豫的带着妻子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教师。他夫妻俩来到朱小邱之后,朱小邱学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连续四年在全乡比赛中获得第一,学校年年被评为先进学校,自己也被评为模范教师。很多流失的学生又回来了。他把自己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家乡,很受人尊敬。

民间艺人——康元林

康元林(1900-1965),小名瓦碴,民间艺人,著名坠琴琴师。12岁拜王永法门下学艺,遵循“以心控指,指触随心”的原则,民国10年(1927年)后,先后给王秀启、李玉凤伴奏。民国16年(1927年)应乔利元之邀为乔清秀伴奏,活动在石家庄和天津等地。当他发现自己的演奏风格更适宜乔派艺术时,从清秀成名直到病逝,和她忠实地合作了一生,二人配合默契,被曲艺界誉为“铁头伙伴”。

康元林的坠弦音质纯净,绚丽柔和,淳朴简洁,圆润清晰,模仿性、伴和性很强,无论过门。拖腔。助声、造势,都与乔派唱腔如红花与绿叶,水乳交融,唱拉宾主分明,相得益彰,为乔派艺术的创立起了重要作用。乔清秀病故后,康元林痛失艺术上的知音伙伴,心灰意懒,回大名闲居。1953年,在乔月楼胜邀下勉强为其伴奏,1957年退休。1961年,山东著名坠子演员郭文秋为探讨乔派艺术,将康元林接到济南供养。1063年,康元林应邀赴郑州参加全国河南坠子艺术座谈会,后去黑龙江与唯一的女儿团聚,1965年逝世,终年66岁。

   

袁小邱

【地理位置】

位于濮阳县城南20公里,距庆祖镇人民政府驻地2公东临濮渠路,南与海通乡肖家村相邻,西与朱小邱相接,北与庆祖镇太平村接壤。

【村名来历】

袁小邱村历史悠久,历经沧桑,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元太宗年间,雷姓在此建村,因雷姓殷实,一大户骡马成群,故名马庄,几经变迁,袁姓始祖恒在明洪武年间迁至马庄,后袁姓增多,又紧邻朱小邱村,故名袁小邱村。清朝顺治年间,魏姓始祖在袁小邱落户居住

【民族人口】

袁小邱村自雷姓建村始今,先后有雷、袁、魏三姓在此定居,后雷姓在清朝乾隆年间逐渐迁徙出去。现有袁魏两姓,全村42户208口人,耕地230余亩其中袁姓为望族,占全村总人口62%。

【历史沿革】

袁小邱村自元朝初期建村,几经战乱,祖先纷纷逃往外地,使得村里人烟稀少。清朝康熙年间,隶属于大名府开州路太平庄管辖。民国初年隶属于朱小邱村,成为朱小邱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海通乡团堽区朱小邱村第六组。1950—1957年初级社时,团堽区撤销,朱小邱村划归庆祖乡。1958年取消乡制成立人民公社,袁小邱归庆祖人民公社朱小邱大队第六生产队。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袁小邱隶属于濮阳县庆祖乡,1986年庆祖改为建制,袁小邱村为庆祖镇朱小邱村民委员会第六小组。

【经济发展】

袁小邱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利条件极度匮乏,特别是夏季雨水一大,庄稼几乎绝收,群众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20世纪70年代以后三里店排水沟开挖,大搞水利基本建设,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特别是8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百业兴起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由最初的家家磨豆腐长豆芽小农经济,后来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古今名人】

袁保庆(1909—1944)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濮阳四区朱小邱民兵,曾多次打击日本侵略者。1944年8月在保卫朱小邱村战斗中光荣牺牲,被评定为“革命烈士”。

袁志钦(1921—1980),从小家贫,靠乡邻亲戚接济读书,18岁参加革命,屡立战功,解放后任鹤壁市矿业局局长,王家岭煤矿党委第一书记,濮阳县工业局局长,濮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袁文祥(1927—2004),自幼勤奋,任濮阳县机械厂总务科科长。

袁清顺(1932—2008),自幼敏而好学,1952年参加工作,曾在河南省鹤壁铁道公安局工作,1967年回到家乡,投身农业生产,长期担任生产队队长,朱小邱村村委会主任。 

    袁志忠(1946—2001),曾在濮阳市运输公司长期任职。

     魏百奇,1972年生濮阳县庆祖镇中心校校长。

    袁文勇,1973年生,濮阳市南乐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魏佰铭,1983年生濮阳市公安局孟轲分局办公室主任。

【历史事件】

1938年2月,日寇进攻濮阳,濮阳县城沦陷后,日寇在濮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袁小邱村村民奋起抵抗,联合朱小邱村村民,成立濮阳四区民兵队,多次打击日寇。1944年8月21日(农历),日本鬼子来到朱小邱村,村民袁书贵、袁保庆、魏丁栓、魏殿葵等人积极组织起来,联合朱小邱民兵队与敌人展开激战,在战斗中,袁保庆光荣牺牲,袁书贵和魏殿葵等人坚持抗战,直至日军撤退。

【村中故事

“响场”

   袁小邱村历史悠久,雷姓在明朝时期是村中望族,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大户雷三九富甲一方,为了显示富有,在村西南方向设置“响场”,挖一大坑,坑中埋上大瓮,上面盖上木板,板上悬挂铃铛,麦收、秋收打场时石磙转动,铃铛作响,响彻数里,引方圆几十里群众观赏,当时在整个开州地区影响很大。

赵公曾住村民家

    袁小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民参加革命,赵紫阳同志在解放战争期间在滑县濮阳一带活动时1948年9月份的某一天晚上居住在村民袁保勤家,对前来看望的老乡讲了很多革命道理。使大家信心倍增,对革命胜利充满了希望。袁保勤老人后来一直念念不忘赵紫阳同志的教导,常对后辈人津津乐道。

袁志钦临危不惧,威震敌人

袁志钦,1921年出生,家境贫寒,父亲早亡,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志向远大,面对国破山河碎的政治局面,十八岁依然投身革命,辗转濮阳、滑县、长垣等地。从事革命工作与敌人展开斗争,是中共濮阳县委的主要负责人。1946年腊月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袁志钦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而铁骨铮铮,同时还发展革命势力,敌人看劝降无望,准备在1947年农历二月二日在海通乡团堽村处决了他。在刑场上,袁志钦气宇轩昂,大义凛然,高声宣传革命道理,围观群众被他的气质和革命气概深深打动,群情激昂,一位有正气的国民党军官被袁志钦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下令暂停执行,后经党组织积极活动,袁志钦被营救出来,随即又投身革命战争中

copyright © 2018-2024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