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祖镇付将营村情概况

【地理位置】

付将营村位于濮阳县西南约21公里,庆祖镇政府驻地西北约4公里处。东临濮渠路,南为后武陵村,西临田贾村,北为张贾村村。

【村名来历】

付将营村原来叫护驾营。据说,在宋朝年间澶渊之盟历史事件中,宋真宗御驾亲征时在此安营,故名护驾营。后来抗辽胜利,一名副将驻扎在此地,所以更名为副将营,后来演变为付将营并沿用至今。

【民族人口】

前付将营现有225户,1020人,耕地1372亩,主要有王、李、赵、管等4姓在此居住,其中王姓人数最多,占全村人口的70%,全村皆为汉族;

后付将营现有203户,965人,耕地1200亩,主要有张、王、杨、刘4姓在此居住,其中张姓人数最多,约占全村人口的90%,全村皆为汉族;

东付将营现有185户,693人,耕地788亩,主要有胡、吴、刘、李、王、田6姓在此居住,其中胡姓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45%,全村皆为汉族。

历史沿革

付将营村的街道呈东西走向,较长,约有2公里。姓氏较多,村里邻里之间总有矛盾。特别是经济上的矛盾更多,后来为了便于管理,经镇政府同意,于1989年将原来的付将营分为三个村委会,即前付将营、后付将营、东付将营。从此,原来的矛盾重重变为了风平浪静。在党的领导下,原来的贫困村发展成了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发展】

前付将营现在街道胡同都成了水泥路,河道也进行了硬化。副业搞得轰轰烈烈。村里建起了养鱼场、养鸡场、养鹌鹑场,群众的经济收入大大提高。再加上外出务工,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完善,现在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后付将营近几年来,街道和路都修成了水泥路,群众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家搞种植和养殖。现在村里有养鸡棚6个。群众的收入逐年递增。

东付将营和其他两个村一样,道路平整,出行方便快捷,环境优美。群众有外出务工的,有在家搞种植和养殖的,现在村里有鸡棚7个,养殖场1个,养鱼场1个,灯管厂1个,还有1个收粮点。经济效益很好,群众收入增加,很多户建起了楼房。

【教育文化卫生】

在解放前王孔安在付将营村里办了一所私塾学堂。那时候村里有文化的人很少。解放后,1950年村里办起了小学。到1968年付将营和田贾村、张贾村联办了中小学。1989年付将营一分为三,村中的小学一二年级合并到了联办学校(付将营中心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据统计,现在全村取得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有20余名,还有的正在学校攻读,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989年分开以来,三个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各村都建起了卫生室,后来又建起了标准卫生室,一般的疾病不用出村就可以解决。新农合参合率100%。各村都成立了保洁队,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各村都建起了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遗址】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载:付将营关帝庙遗址,明代古遗址。

【古今名人

   刘凤英,1915年生,曾任濮阳一区区长、副书记。

管双运,1942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濮阳县八都酒厂厂长,组织研制“八都粮液”“八都特曲”,濮阳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濮阳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前付将营:

    王从显,烈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濮阳县坝头一次战斗中牺牲。

    王明显,烈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后来被追认为烈士。

    王新房,烈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战斗中牺牲。

    王秉善,1924年生,曾任濮阳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濮阳县财政局局长。

后付将营:

     管理斌,又名张家富,1919年l0月生,中共党员。1938年3月参加区农协会任武委会工作员。1940年加入濮阳县青年大队,后编人八路军一二零师,先后参加了张家口战役、百团大战、淮海战役。1951年调贵州省安顺县武装部工作。1985年离休,享受县级待遇。

张勤学,1923年生,中共党员,1983年5月离休。194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濮阳县五区财粮会计、财政助理员,县十一区区委秘书、组织委员、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员,1951年起,相继担任濮阳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员、办公室副主任、封丘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浚县水利局局长。浚县国营农场党委书记。1982年6月任河南省国营浚县农场党委副书记,离休时行政十四级。离休后被评为鹤壁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代表、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张鸣(1920—),又名张玉冬,字梅岭。1938年参加丁树本的抗日队伍,任一旅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同年8月加入抗日民族青年先锋队。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脱离丁部加入中共豫北地委领导的独立大队,任教育殷宣传干事、副股长。1944年后任濮阳二区民教助理员,一区副区长、区长、区队队长、区委副书记、书记、区队政委。1947年参加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八地委整党,任清丰县农村整党副组长、组长。1948年参加八地委工作团,任南乐县八区区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在江西省鄱阳地委任宣传部副科长。同年到达贵州,历任贵阳地委办公室秘书,贵定地委政研室副主任,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秘书处秘书长,全国农产量调查总队贵州省分队党组书记,毕节地区水域县比德区四清工作团团长。文革后任贵州省社队企业局生产处负责人,省农科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当选为贵州省六届人大代表。1984年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离休后,参加了贵州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参加撰写审阅了《贵州农村合作经济史料》、《贵定地区党史资料》、《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史》、《安顺地区党史资料》、《濮阳之光》等文献资料。 

    张良富(1926—),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解放后曾任县委宣传干事。湖村乡党委委员。孟轲乡书记。1981年离休,县级待遇。

    张少华,1962年生,女,曾任城关镇副书记,濮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科员。

东付将营:

    李付春,烈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经历过多次战争,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抓住牺牲。

    王长印,在大参军时参加革命,在刘伯承警卫团参加过多次战斗。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后到山东省省委工作。

    王玉清,,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到封丘县当县委书记直到退休。

    张培显,1925年生,曾任渠村公社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村中故事

无私育人王孔安

清朝末年前付将营有个名叫王孔安的人,王孔安的家人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念书,他也非常用心,决心长大以后成就一番事业。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省吃俭用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成绩一直很优秀。一年大名府开科,他去赶考,走到后得知家中老母亲病逝,为了尽孝,他弃考回家。谁知下一年废除了科举制,无法应试为官。

后来他被固堆村请去到私塾教学。几年以后,因付将营村孩子无处读书,王孔安为培养家乡孩子返回自己家中办起了私塾。他办私塾不收学费,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琉璃井

后付将营街中心偏东处有一古井,不知何年何月的井,也不知哪一年形成的,据说井壁是琉璃砌成。

在很早以前,村民吃水都在这口井里打,为吃到干净的水勤快的人就早早起来挑几担,懒惰的人只能吃到带泥浆浑浊的水。村里有一个叫张文斗的人,据说力大无穷独轮木车能推千斤,他喜欢睡懒觉起的较晚,去井里打水时只能打浑浊的水。有一天他一怒之下,搬了两块大石头把井口堵住了。第二天早上先来打水的人谁也搬不动那石头,大家猜想可能是张文斗干的,一起去找他求情,叫他把石头搬开。从此乡亲们商定,以后不管是谁,每天早晨先到井里打水,第一担水必须先给张文斗送去,免得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老革命张鸣 

    张鸣,原名张玉冬,字梅岭,1920年1月15日出生。1926年至1939年先后在私塾、小学、简易师范读书。1937年,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张鸣所在的学校被迫停课,张鸣辍学在家,他耳闻目睹日军的侵华罪行,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1938年6月,张鸣从家里偷跑了出来,到县城考上丁树本部政治部举办的训练班。当时,丁树本是濮阳专员兼冀鲁豫边区八县保安司令,日军侵占濮阳后,他严惩汉奸组织维持会,主张抗日,因此,中共直南党组织同丁树本搞统一战线,争取丁树本就地抗战。通过丁树本的上司冯玉祥的介绍,共产党员罗士高当上了丁树本部的政治部主任,副主任是共产党员晁哲甫,组织部长张伟也是共产党员。丁树本的政治部完全是在共产党控制下的。训练班主要讲的是抗日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同时,也秘密发展党员。张鸣考上了训练班,在训练班学习21天结业,之后被分配到丁部l旅政治部搞文印工作。1938年8月,经1旅政治部主任陈如海介绍,参加抗日民族青年先锋队。1939年1月,经孙福臻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8年初至1939年初之间,丁树本抗日,表现较好。1939年4月,丁树本从洛阳受训回到濮阳后,其政治态度逆转直下,他从洛阳带了一批反共分子,于夏季集中原来的政工干部进行训练,目的是瓦解共产党组织和民先队,建立国民党组织。丁树本新安置的政治部主任安敦信曾接连三次找张鸣谈话,动员张鸣退出民先队,张鸣质同安敦信:民先是否抗日组织?安敦信说:是抗日组织,张鸣进一步追问:是抗日组织,你为什么叫我退出呢?安教信无言以对,只是说:我是为了你的前途。后来,丁部便派人监视张鸣的行动,有人提醒张鸣要警惕,张鸣使向丁部请假,想用这个办法脱离丁部,但请了三次都不批准,直到培训班结束后,才批准张鸣回家。回到家里,张鸣立即给丁部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在回家的路上淋了大雨,身染重病,卧床不起,特请长假休养。从此,脱离了丁部。

    张鸣只在家中住了几日,就又回到濮阳城内,找八路军驻濮阳办事处主任唐克威汇报了以上工作情况,唐克威当即决定,要张鸣去濮(阳)滑(县)独立太队工作。这是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当时,独立大队在濮阳县城南黄河北岸一带活动,在朱楼,张鸣找到了这支部队。1940年2月,张鸣任独立大队教育股副股长。主要是面向连队。对战士进行政治、文化教育。在农村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打仗时,政工人员还要下连队做政治思想工作,参加战斗。张鸣参加过多次摸敌营、反扫荡、阻击敌人、突围等战斗。1940年春,部队在黄河北岸坝头集驻扎,遭敌人突然袭击。敌出动汽车、坦克,从南面向独立大队进攻,大队长吴大明在黄河大堤上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当他看到敌人从正面和东西两侧向独立大队包围时,为避免损失,下令“掩护退却”。这时,张呜提出一定要带走教育股的文件和油印机。吴大明同意并派一个班保护执行。张鸣立即跑到驻处,把文件、油印工具抢救出来,减小了损失,但险些被敌人包围。

    1940年秋,部队过黄河,长途奔袭长垣县三春柳据点,张鸣与l营2连指战员一起战斗,任务是从北面进攻,张鸣与战友们越过寨沟,顺梯子爬上寨墙向东拐轻轻地走向北门岗哨,站岗的一问话,张鸣等人立即开枪,哨兵当场被击毙,其余还在寨门上边的哨所内睡觉,全部被俘虏。张鸣与战友将俘虏捆绑起来,命令他们带路去找他们的司令部。这个据点有两个炮楼,天亮前,张鸡与战友们朝其中的一个炮楼发起了攻击,敌人的火力很猛,张呜等人用四轮大车,上面蒙上湿了水的棉被作掩护,推车靠近炮楼,将炮楼挖个洞,然后把柴草塞进去放火烧,炮楼内的敌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了阵脚,于是,攻下了这个炮楼。此时,太阳从东方已高高升起,张鸣与战友们撤出战斗向西行进,约行进有一华里路时,敌人的汽车、坦克车尾迫上来,团长命令部队占据三春柳西北方向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有寨围子,张鸣等人趟过水,守住该村,敌人包围了他们,往村里直打炮弹,打了一天,开始炮弹往街上打,后来往寨墙周围打,八路军战士伤亡甚多,红军营长李育文壮烈牺牲,教导员郭乐天被炮弹皮打伤一只眼腈,颈部、胸部血流不止,昏迷过去。张鸣头部受伤,昏迷过去,待苏醒后,已是满脸鲜血,几个战友跑过来帮他包扎住头,张鸣又投入了战斗。傍晚,部队从北门突围成功,安全地转移了。

    1940年冬天,张鸣随同部队活动在濮阳西北沙区,敌人份四路向沙区扫荡。团领导根据敌情确定,集中主要力量,消灭敌人一路,其余用小股兵力迂回,与敌人周旋。敌人到处扑空,找不到八路军的主力,敌人扫荡以失败告终。

    1941年月过春节时,部队在濮阳东南梁白邱驻扎,张鸣假回家,不料,部队紧急转移到鲁西南活动,张鸣多方

查找,仍不知部队去向,没奈何,只好待在家中。过了约一年时间,张鸣通过村长王培安与濮阳县武装科科长李松延取得联系,将掉队情况作了汇报。李松延说:队伍已去鲁西南活动,可以去信联系。过了一段时间,副团长吴大明(原来的大队改编后任副团长)来信证明,大意是:张是共产党员,因部队转移,掉队在家,不是开小差。于是,1942年6月濮阳县委决定恢复张鸣的党籍,直接与李松延联系。

1942 年春天,村里请张鸣当小学教帅,张鸣向李松延作了汇报,李表示同意,并说:“可以此为掩护搞党内的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张鸣接受了村里的聘请。从此有了合法身份,不但经常对学生讲些抗日战争形式和胜利的消息,还趁去子岸集办事的机会,了解子岸集敌据点的情况,直接向李松延报告。

   1944 年7月,李松延已是濮阳县县长,经李松延介绍,张鸣到2区任民教助理员。10月,伪二方面军撤退,濮阳解放。11月,县委调张鸣去1区任副区长,1945年春升任区长、区委副书记、区队队长。1946,任区委书记、区队政委,任务非常繁重,主要是发动群众,建立和健全农村政权和群众组织,进行民主民生斗争,支援前线等。1946年,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解放区的党政军民除了搞好生产,还要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抬担架、搞运输,区里领导轮流带队。1946年九十月间,张鸣蒂领80多副担架支援鄄南战役,冒着敌人的炮火,到前线抬伤员,历时一个多月,受到县委通令表扬。

    1946年12月1日,国民党新5军向冀鲁豫解放区大举进攻,侵占了濮阳、清丰、南乐县城。敌132旅驻守濮阳,紧随新5军而来的还有原国民党濮阳专员兼保安司令丁树本以及还乡团八个中队。这些还乡团的成员大部是汉奸、特务、兵痞、流氓、惯匪和逃亡地主。他们向老百姓派粮、派款、派物资,并到处逮捕、杀害共产党的干部和农村党员、积极分子。广大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中共濮阳县委提出:5军进攻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区委根据县委的指示作了安排。确定区委书记张呜带一部分民兵留下坚持斗争。连长王冠英带其他人员向东北方向转移。晚上,张鸣带领一部分民兵到达小寺上村,和县委书记史向光、大队长张连生汇合。史向光分析情况说:5军进攻,来势很猛,我们必须躲过这个风头,不能硬拼。然后,再从敌人屁般后头插进来。当时,张鸣带领1区全体人员随县大队向东转移,到黄河边驻下。第二天,区委研究选60个民兵由区委会主任王振华、副主任刘长法任正副队长,随区委书记张鸣插回去,张鸣一行随县大队顺着黄河大堤从昆吾县绕到濮阳3区转回1区,当晚驻到李家海村。根据了解的情况,确定在李家海召开群众大会,主要讲了当前形势,指出新5军侵占濮阳是暂时的,号召群众要坚持打游击,与敌人斗争到底,要组织起来对新5军抗粮抗款。如此召开大会,出乎群众意料,群众见到他们的区委书记没有离区,感到有了依靠,情绪安定了。

    插回一区后,在开始阶段,张鸣带领民兵白天隐蔽,晚上到各村活动、开会、了解情况,一晚上要搬几次家,经常不得安宁,有些同志有些怨气,戏称这样的搬家像“搬窝子猫”。根据群众意见,区委研究决定:除晚上活动之外,必要时也可以白天活动,以壮大声势,鼓舞群众情绪。12月中旬的一天,张鸣带领民兵游击队夜宿濮阳的程庄,第二天早晨在程庄村头公开站岗放哨。早饭后从东边昆吾县方向走来一个坏蛋,被岗哨查住。此人以为张鸣等人是还乡团的人,说:“我是去濮阳报告的,都是自己人,前几天那件事就是我报告的。”张鸣等人为了让这家伙充分暴露,以得到更多的情情况便顺着他的口气往下说。最后将这个坏蛋捆绑起来,说:现在还得委屈你一下,到城里找到证人才能放你”那家伙却说“没关系”。天到正午时分,张鸣带领队伍出发了,那个坏家伙还在坚信都是“自己人”,说:“你们白天出发,我放心了那些土八路像土耗子一样,白天怎敢出来。”

  张鸣与民兵游击队员从濮阳县的程庄出发由东向西行进拉着长长的队伍,经三个草庙村、两个高城村,又碰上个坏人,一个是郭集地主、还乡团分子田国居,另两个是吕寨的坏分子郝鸡焕弟兄俩,他们本来是去县城向反动当局报告的,因为认出了游击队里的人,为缓和敌对情绪,改口说:”找游击队报告,前吕寨驻有胡状集一班子收东西的。”于是张鸣决定向前吕寨进攻。他们荷枪实弹,跑步前进,经过七王庙,一口气冲进前吕寨,突袭得胜,消灭了这股敌人,俘敌9人,缴获棉花、土布、4辕车,羊3只。

  由于前吕寨离濮阳县城和八里庄敌人据点较近,为了避免惊动据点敌人,在前吕寨取得胜利后,张鸣带领游击队立即向东南转移,经董楼村,于下午四五点钟又整队向东转移,出董楼南行约三华里,忽然发现从南面八公桥方向走来一队人马,约有数百人,蚂蚁般向北蠕动。敌人看到张鸣等人,可能是误会以为是“还乡团”,没理睬他们。张鸣等人为了避免敌人怀疑,也不停地往前闯,双方越走越近,相距约一华里时,正好敌人行进到三岔口向东北方向的胡状集走去。张鸣则带领游击队员顺着敌人来的方向南去。据张鸣回忆说,这次遭遇,虽然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未动干戈,但相当危险。同时张鸣也体会到:只要敢于斗争,做到知己知彼,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或巧妙与敌人周旋,就可以取得胜利。

  由于张鸣带领民兵游击队公开出击,打了个小小的胜仗,给了胡状集反动机关和地方反动分子当头一棒,从此,他们再也不敢到前吕寨收东西了,群众欢欣鼓舞,民兵游击队员士气更高了。张鸣将情况报告县委后,得到县委史向光的鼓励和表扬,并指出:物资不必送县,可将棉花、土布发给最困难的同志,羊可以用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1947年2月,冀鲁豫区4分区司令员李静宜带一个营到1区活动,这时,濮阳县委提出“一手拿枪,一手分田”,得到了李静宜等的支持。1区区委决定召开村干会议布置任务,并请李静宜司令员讲话,他答应了。头天通知各村、第二天到董楼开会。不料,第二天一早,濮阳县城的敌人便到了董楼西北距董楼约一里路的史马羡村。4分区武装便迎头痛击,打得相当激烈,1区西边也打起来,从东边来开会的村干部说“敌人从胡状集,岗上包围过来。”李静宜认为这是敌人有计划的行动,便立即命令区委书记张鸣带领民兵向南冲出去,到韩信集合,他在董楼掩护、阻击敌人。张鸣带领民兵冲出后到了韩信。不久,李静宜带领部队也到了。在韩信继续召开了村干会议,布置土改和对敌斗争任务。李静宜讲了政治、军事形势与对敌斗争的策略、方法。他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到会人员对敌斗争的决心。事后了解到,通知开会一事被坏人告密,敌人分三路合围,中间一路先出击,吸引住张鸣带的民兵游击队及4分区李静宜带的部队,然后由另两路从东西两面进行包围而消灭之。幸亏西边一路遭到游击支队的阻击、未能与东路敌人合拢,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

  村干会议之后,群众对土改有了一定认识和要求,但仍有不少顾虑,主要是怕变天,怕地主报复,不敢行动。为此,以张鸣为首的区委确定在岗上和贯寨两个村先搞土改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扩大影响,带动全面。一日,贯寨群众开会对地主进行斗争,并将浮财搬出来摆在场上,正进行之际,还乡团冲过来了,张鸣带领民兵游击队和贫雇农边打边撤,安全转移。这次斗争深刻地教育了贫雇农,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地主和还乡团是一丘之貉,只有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才能保卫住斗争得来的果实。

1947 年5月,濮阻县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张鸣领导农民进行说理斗争,揭发地主罪恶,除村农会对本村地主斗争外,根据群众要求还组织小区联合斗争。

  完成土改后,紧接着是动员大参军,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和“保卫斗争果实”的号召下,经过深入动员,党员带头,约一个月时间,报名参军的青壮年达1500余人,编为一个团。张鸣带头报名参军,带领新兵已到部队,但县委未批准他参军的要求,后由副区长杨二荣等同志带领这部分新兵到了第二野战军。

1947年冬到1948年2月,张鸣参加了第一批整党。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批评处分了不少干部,张鸣被批评之后,受留党察看两年处分。1948年秋,地委召开干部大会,进行复议,对张鸣的处分改为当众警告。之后,地委分配张鸣到南乐8区任区委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之前,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华东、西北、中原等老解放区抽调5.3万名干部随军南下,有秩序的管理大约5000万至1亿人口的新开辟的解放区。冀鲁豫区党委遂积极组织动员干部南下。张鸣在南乐8区报了名,经地委批准后,调张鸣到地委直属队。1949年3月1日,张鸣随南下人员从濮阳县出发到冀鲁豫党委驻地菏泽报到学习毛泽东在新华社上写的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文章,并进行军事训练,3月底编为南下支队1大队直属中队,随二野5兵团南下。到合肥市,张鼎承传达七届二中全会精神。5月初,接管江西鄱阳,张鸣任地委宣传部副科长,随同孙汉章副部长接管伪“建国联社”。7月,第二期干校开学,张鸣又担任一个月左右的班主任。8月下旬到达上饶集中学习。区党委宣传部长申云浦作形势报告,然后分组试论。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张鸣参加前梯队,跟地委副书记常颂提前出发,经南昌到长沙。1949年l0月1日,张呜所在的前梯队全体干部参加了湖南省委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军民联欢大会,张鸣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10月上旬,前梯队到达湘潭,11月21日到达贵阳。一大队接管贵阳地区,开始时驻修文县城。1950年3月,地委、专署及军分区机关搬到花溪,第二天拂晓,土匪曹绍华率匪众3000多人攻打地、县机关,张鸣与全体干部、战士、勤杂人员组织起来,打退了土匪的进攻。

    在地委办公室期问,张鸣、高尚义负责与省委、县委的电话联系,报告、整理资料,还参加贵筑县委、花溪区委和地委重点村召开的会议,有时也深入到农村调查。1952年8月,地委、专署及军分区搬刘贵定,改为贵定地委。秋季,张鸣任地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54年任农村工作部副部长。这时,农业互助组已发展为初级合作社。为了总结经验,1955年6月,张鸣带领工作组,到瓮安县永和区、开阳县花梨区、息烽县底寨区约半年时间,调查总结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经验,为地委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有些材料还发表在新黔日报上。

1959年底,张鸣任贵定地委秘书长。1960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繁重,长期睡眠不足,引起肠胃消化功能紊乱,天天囊脓腹泻,失眠,又没及时治疗,拖了三个月,把身体拖垮了。地委决定张鸣休息治疗。

    1963年4月,省委决定调张鸣任全国农产量调查总队贵州省分队党组书记、行政负责人。农调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队的部署,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省粮食产量在田间进行等距抽样调查,为总队提供较为准确的粮食产量数字,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服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省委抽调张鸣到四清工作队,在水城县比德区搞四清。同年11月被“夺权”,关进“牛棚”。中发[1969]7l号文件下达后,宣布出“牛棚”。1970年到1972年去干校学习劳动。

    1977年,省委组织部分配张鸣到省社队企业局担任生产处责人,主要是到基层搞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1979年8月,张鸣到贵州省农科院任副院长、党委委员,1982年任党委副书记,分管政治、人事工作。1982年贵州省农办抽调张鸣带队去西南农学院培训班学习。从2月至5月,学习了几个月,每科学完后进行考试,全队30多人,成绩都在80分以上,成绩更好的达90多分。

1984年12月,张鸣离休了。但是,张鸣不断进取的精神没退,1985年3月,张鸣开始读贵州老年大学,学习文学、诗词、园艺、国画、书法和摄影等。两年结业,又被推荐到书画研究班,学习三年。结业后,参加省老年书画研究会,1991年参加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十年多来,在书画方面学到一些知识,其作品曾多次展出、受奖。此外,为了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张鸣还写革命回忆录:被收录在由濮阳在黔老同志革命回忆录编委会编辑出版的《濮阳之光——濮阳在黔老同志革命回忆录专辑》一书中。——摘自《党史人物传》

忆日寇对我村的一次“扫荡”片段

张鸣

    付将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有400多户,1200多人。是我党开展工作比较早的村庄之一。1933年夏季,黄河从长垣县石头庄决口,长垣、滑县、濮阳、濮县等县沿河村庄一片汪洋,秋苗被淹,房屋倒塌,粮食被水冲走或被埋在泥巴水里腐烂发臭,广大灾民无吃无住,生活极端困难。这时,省委和特委派人到濮阳救灾,濮阳县委组织姚家、两门、曾小邱、汴村等重灾区村庄的灾民向地主开展借粮吃大户的斗争,以解决灾民们的生活困难。当时,付将营也是重灾区,在共产党员王凤山、王长兴、管春河、史乃德的带领下,组织灾民也向本村地主、富农借粮,分给极端困难的灾民解决燃眉之急。这一行动,被国民党政府濮阳县庆祖集局子知道后,便派警察到付将营抓共产党,王凤山等听到消息后迁移外地,免遭一难。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领导群众建立救国会、农民协会、模范班、儿童团等群众组织,搞得很活跃。如领导农民搞民主民生斗争、支援前线、土地革命、斗争地主恶霸;在敌伪统治时期,地下工作同志不断到这里活动,组织群众进行抗粮、抗款斗争等。因此,付将营在这一带是比较有些名气的;而敌伪却把这个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2年春季,敌人为巩固其占领区,消灭八路军主力和地方党政机关,继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加紧对我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武装科科长李松延同志不断来我村活动,给我联系,他告诉我:“目前形式很紧张,敌人要进行治安强化运动,你要提高警惕!”我得知这一情况后,思想有所准备,将一些有关书籍埋了。没隔几天,敌人开始行动了。一天拂晓,日寇的汽车来我村清剿,各个路口都站了岗,村里人都不准出去,并挨家挨户搜查,逼老百姓都去前街关爷庙集合。当时,我听到枪声,已感到出不去了,只好随群众一起去关帝庙。走到胡同时,想起衣襟上还插着一支钢笔呢!立即取下来悄悄塞到墙缝里。我穿一件黑大夹袄,下面穿的黑色军裤。走到关帝庙时,很多人已在庙西边一片高低不平的空地上坐满了。我在人群中坐在地上。日本兵在庙西边坐了一排,并将机枪架起对着人群。还有些日本兵端着步枪在人群周围晃动,寻找目标。我面朝南坐着,侧目可以看到日本兵的行动。听到他们嘀嘀咕咕并用手指向我坐 的方向。我察觉后,心想,这时只有沉住气,不能慌。一会儿,一个日本人端着三八式步枪朝我走来,将我的帽盔子摘下来,看看我的额头,又给戴上,又将我的左手抓起看看,这时我将右手举起了。让他看,他呜哩哇啦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懂。我只说:“我是教员”。他将我的手放下,回到原处,给坐在那里的日本人说些什么。

  人群的两边是一道土墙,紧挨土墙是一座东屋,从屋里不断传来惨叫声。那是敌人审问村长王双彦。敌人逼他交待八路军和枪支在那里。村长说:“没有。”敌人用刑。一是拷打。二是往鼻子里灌辣椒水,三是用刺刀刺。整的他死去活来,遍体鳞伤。他受不了时,就乱讲乱编。一会儿,一个汉奸走到人群面前喊:“管春河”喊了几声没人应答。管春河是我们村的民兵负责人,他早已带民兵和枪支出村了。(这次敌人要“扫荡”,他得到消息后,搞了个通行证,应付敌人。)一会儿。日本兵押着村长出来,经过人群前面往北拐,到庙堂后面挖枪支,挖了好久,没有挖到。回来后,又审问,他受不了时又说:“枪在我家院子里埋着呢!”日本兵又押着他到他家去挖,也挖不出枪来。日本兵就残忍的用刺刀刺他的嘴巴,他的嘴唇、舌头、嗓子都被刺刀扎烂了,鲜血直流。凶恶的敌人仍逼他讲出八路军和枪支在哪里。这样将他折磨了几个小时,什么也没得到。于是,就将村长捆住甩到汽车上。汉奸张牙舞爪的向人群喊到:“窝藏八路军和枪支,一定要讲出来,不讲是要被杀头的!”他叫喊后,没有一个人吭声。就这样,敌人就上汽车往南开走了。把村长拉到两门,又审问了一番,后来又拉到开封市,什么也没有审问出来,就将他放了回来。

村长回来后,把敌人审问的情况讲了一遍,这时我才知道,对我的事,敌人也审问了他,他说:“是我村的教员”,我们说的都是“教员”。我才幸免一场灾难。

copyright © 2018-2024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