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祖镇王还城村情概况

【地理位置】

王还城村,位于濮阳县城南25公里,距庆祖镇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两道主街,呈东西向。东与郎中乡骆营村接壤,南临孙还城村,西临罗还城村和新还城村,北临新还城村。

【村名来历】

王还城村,位于兴福寺(即现今的还城寺始建于宋朝)东,原名东还城,有赵、张、王三姓,张、王两姓人丁兴旺。后来因为明朝崇祯年间,山西赵知县因为犯罪和衙役王氏隐居此地,更名为赵还城。根据王氏家谱记载,王姓始祖王殿选曾任古开德府知府,任期内亲贤近能理政有方,政绩卓著,民呼清风,深受民众爱戴。年迈辞官荣归故里,有同僚张君留恋于他,移居本村为伴。年久,赵氏绝,王姓兴起,故清朝嘉庆年间再更名为王还城沿用至今。

【民族人口】

王还城村有王、张两姓,皆为汉族。共有208户883人,耕地1207亩。

【历史沿革】

王还城村自北宋时期初建村。民国时期归海通乡管辖。1950-1957年,王还城村划归庆祖乡管辖。1958年取消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归庆祖公社所辖。文革时期,将罗还城村、王还城村、孙还城村、新还城村合并为一个大队,名为红卫大队。1969年几个村分开,王还城村定名为罗还城大队革命委员会,后来改为管理委员会。1984年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村民委员会。

【经济发展】

王还城村的村民祖祖辈辈过着贫穷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生活水平虽有所改善,但温饱问题还是难以解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初步实行科学种田,农民的生活才有所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副业、养殖、外出务工等等,百业兴起,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王还城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实行新村规划,如今街巷楼房布局合理,呈现出了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尤其是在近十几年来,近百名青壮年走出国门搞建筑,连同在国内务工的人员,全村每年有近千万的收入。历任村委廉洁奉公甘于奉献,教育村民遵纪守法爱党爱国。村室内县镇两级颁发的锦旗和奖牌挂满了墙壁。其中有先进党支部,综合治理模范村,文明乡村等。

【教育文化卫生】

清朝时期还乡秀才王家传曾在村内办过私塾。建国后,王怀修曾租用民房办过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王还城村建起了自己的学校王还城小学。2001年,政府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该校并入还城中心小学。自恢复高考以来,本村为国家输送人才近百名,科级以上干部和技术人员有十几名。此外,庆祖镇还城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建在本村,为王还城村的儿童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王还城村自清朝初期就有武术队、舞狮队、秧歌。如今每到春节元宵节都有汇演。特别是旱船、二鬼摔跤、竹马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新建了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就能医治。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环卫队,每天对村里卫生进行清洁。

【古今名人

王平甫(1908-1940),抗日烈士。193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滑县白道口参加了八路军,任三大队秘书,转战在陇海线上。1940年调任濮阳县青年大队政治指导员,当年日寇“五·”扫荡后,调任三旅八团,仍作政治工作。三旅南下时,奉命留在濮阳坝头一带,坚持地下活动。1940年9月,汉奸何保明勾结十军团,将王平甫逮捕。敌人多次严刑审讯,他坚强不屈,光荣牺牲。1945年,为了追悼蒙难烈士,由濮阳县长李松延主持,在王还城村东绐王平甫烈土刻石立碑。

copyright © 2018-2024 濮阳市(濮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 主办单位:濮阳市纪委 豫ICP备12023551号-2